【德育研讨】 关于班主任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
一、几点事先达成的理解共识
教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,是学校管理的综合体系。
坚持“以学生为本”,建立和完善“政教处—班主任”为主体的学生管理架构;同时积极发挥“团委—学生会—班两委”的作用。
探索“家长委员会”机制,构建社会和家庭的育人环境。
二、“班主任”的定义是什么?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上的解释:学校中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工作、集体活动等的教师或干部。
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,是学校进行学生教导工作的基层管理者;何谓领导?怎样管理?如何组织?
[主任]:一个部门或机构的主要负责人。
备注:从源头和词义上,好好认识“班主任”三个字。
三、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
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、思想及家庭;
开好班会,有主题、有目的,解决问题;
领导班级干部开展工作,创建好的班风;
重视环境卫生、财产管理和安全防范;
组织好本班学生参加学校的集会和活动;
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和批评教育;
做好学生各项费用的收缴,管理好班费。
四、班主任工作的素质要求
合格的教职员工,为人师表方面的榜样。
把自己的身心和情感融入到班集体之中。
关心和帮助的对象应该是全班所有学生。
具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和工作的使命感。
与上级领导及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。
有工作计划性;有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。
适度呈现个人的兴趣、爱好及个性特征。
五、班主任工作的特点
工作时间长;
应对问题多;
思想压力大;
实际权利小;
让人理解难;
挫折误会常;
锻炼成长好;
长远收益甜。
六、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意义
全面展现个人综合素质的舞台。
集中体现个人人格魅力的战场。
接受面对各种困难挑战的锻炼。
积极树立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。
认真践行理性结合感性的锤炼。
充分享受完整教育人生的意义。